近日发表于BMC Medicine中的一项新研究探究了安慰剂效应以及如何利用其改善心脏手术患者中的长期结果。在本篇博客中,该项研究的作者讨论了他们的发现,并探讨了患者期望如何成为引起安慰剂效应的主要机制。

Meike Shedden-Mora & Winfried Rief 2017年1月10日

heart-1222517_1920-620x342

在寻找改善心脏手术结果的方法(以及其它一般性医疗干预)的过程中,来自安慰剂研究领域的有趣发现已成为过去几年的焦点。几乎在所有医学领域都显示出安慰剂效应,包括心脏手术等高度侵入性干预治疗。在这个意义上,安慰剂响应代表了促进医学治疗获得成功的最佳研究机制。然而,利用这些效应来改善结果的潜能尚未付诸实践。

冠心病是人类发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治疗冠心病的手术已获得实质性进展,然而许多患者并未获得外科医生从医学角度预测的益处。改进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数百万人的健康,因为冠心病是人类发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从外科医生的角度来看,治疗结果可能经常是有利的;而成功的术后发展常常受到治疗非特异性效应的阻碍。

安慰剂效应广义上被定义为由非特异性治疗成分所引起的主观和生理变化。患者期望是引起安慰剂效应的主要机制。这些效应不仅对于疼痛或抑郁等患者报告的结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证实对免疫应答、心血管参数、多巴胺释放、EEG和fMRI等生物学参数存在影响。但是可以通过“简单地”优化患者的术前期望来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结果吗?

心理心脏试验

在我们具有6个月随访期的前瞻性三组随机临床试验中,安排进行CABG手术的124名患者被随机分配进行术前简短心理干预以优化结果期望(期望组);或进行侧重情感支持和一般建议而不侧重期望的心理控制干预(支持组);又或进行标准医疗护理(SMC组)。干预被控制的尽可能简短,以便在心脏手术环境中可实行,包括两个面对面会话和三个简短电话。

期望组旨在帮助患者形成对术后生活有益且现实的结果预期,并通过展示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令人不愉快的症状来提高个人控制预期。手册化干预运用心理教育、形象化和制定目标行动计划等认知行为技巧。主要结果是术后6个月的残疾。次要结果包括进一步的临床和免疫学变量。

期望组旨在帮助患者形成对其术后生活有益且现实的结果预期

手术6个月后,接受期望组干预的患者比接受SMC组干预的患者在健康相关残疾方面表现出明显更大的改善。我们发现相比非特定支持组更有益于期望组的一种趋势。此外,只有期望组报告了术后精神生活质量有所增强且更好地适应工作。

术前干预还导致免疫应答的变化:与SMC组患者的变化相比,两种干预都诱导术后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8)浓度的显著增加有所减弱。此外,期望组患者术后6个月白介素6水平最低。两种术前干预的可接受性和满意度都非常高,且没有引起不良反应。

改善主要针对期望组干预的事实为特异性靶向患者期望而非一般支持性治疗关注的重要性提供支持。然而,移情相互作用和支持性治疗关系也被视为有效的安慰剂机制,这在支持组改善中反映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临床常规情况,我们的简短干预是可行的,并且可容易地在心脏手术环境中实施。

增强安慰剂机制是众多医学治疗的潜在手段?

总之,我们的发现表明,优化患者的术前期望有助于改善CABG后的长期健康。 这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努力推进治疗本身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围绕单纯外科手术的大环境。通过优化大环境,患者可以从同一手术中受益更多。预期等安慰剂机制可以用于改善治疗后结果。如果对于如CABG这样的高度侵入性干预确实如此的话,那么其对于许多其他治疗而言也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改善药物处方、医学治疗和手术。我们认为是时候扩大医疗干预的关注范围了。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