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ce Li

BioMed Central 出版人 李娴

我2011年作为BioMed Central在中国的第一位出版雇员加入公司的时候,只有另外两位负责市场推广和销售的同事。那时我根本想不到仅仅四年之后,我们在北京和上海会扩大为14人的出版和商务团队。 

这一员工数量的增长与我们所看到的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相一致。目前中国是BioMed Central投稿量第一的国家,并且每年稳定增长。如果从Web of Science的数据来看,在中国作者出版的所有英文文章(原创研究和述评)中,开放获取的比重从2011年的9.3%增长到2014年的14.4%。

很多的推动力带来了这一增长,政府的基金支持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中国政府大力投资于科研,期望带来更多的研究产出和国际影响力。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基金提供机构都能够通过科研经费来替作者负担出版费用,这也包括了开放获取的文章处理费。生命科学和医学是开放获取发展最快的领域,但是物理、工程和材料科学在这一领域的增长也很快速。像中国科学院这样一些著名的研究机构加入BioMed Central的会员计划,借此向在BioMed Central期刊上发表文章的隶属于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提供财政支持。

中国的开放获取在2014年5月的全球研究理事会会议上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宣布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强制开放获取政策,这一政策要求他们资助的研究人员在文章发表后的12个月内必须让自己的文章免费获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还于今年5月建成了自己的研究知识库

在BioMed Central的工作也让我深切感受到来自科研群体对开放获取态度的变化。我的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与中国的研究机构或者学会合作出版开放获取期刊。起初我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向人们解释开放获取的质量,说明什么是连续出版,为什么我们要把文章版权归还作者以及与开放获取出版相关的其它概念。

great wall_Joyce Li (2)随着越来越多的期刊,比如今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的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快速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开放获取出版模式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我收到更多来自订阅期刊的编辑的询问,希望转为开放获取模式或者开创一份新的开放获取期刊。

中国的英文期刊需要获得国际能见度和影响力。开放获取正是这一需求的一剂良方,因为它能覆盖比一份传统订阅期刊大很多的研究人员群体。但是对于个体研究人员而言,开放获取并非他们在选择期刊出版时的首要因素。他们的主要考虑因素还是在于期刊的声望,影响因子,出版速度等等。对于运营许多期刊的出版商来讲,工作的重点还是在于提升期刊质量并且为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我很难预测开放获取最终在中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毫无疑问,中国乃至全球的研究群体会受益于此。身在其间,并且能够与我们所服务的中国科研群体携手创造历史,让我倍觉自豪。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he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