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来自中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同事们在北京欢聚一堂共庆国际开放获取周。此次庆祝活动以BioMed Central举办的Springer Nature Open Research Day开始,随之进行的是一系列指导青年科研人员发表科技论文的培训讲座。

EM-CMU_1st_hospital-3SA-HZAU-1

 

 

 

 

 

 

开放研究日

在北京,BioMed Central以科学出版、同行评审与创新为题举办了Open Research Day主题活动,助力国际开放获取周。BioMed Central 期刊发展编辑余昆对当天活动进行了总结

15年来,开放获取运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第一个强制开放获取政策推出以后,中国科研界对开放获取的接受度与日俱增。

引用Springer Nature首席执行官Derk Haank的话:“开放获取已不再是一个试验,而是一个事实。”

怎样发表论文

在上周接下来的时间里,BioMed Central的同事们来到了北京、沈阳和武汉等地的医院,向青年医学研究人员介绍如何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我们向作者强调,在选择期刊投稿之前必须检查相关期刊的质量(即 “think, check, submit”流程),并确保自己的论文在各方面符合科技论文的发表准则。

我们还讨论了编辑们需要什么样的稿件,指出稿件必须和期刊的目标范围及选择标准相契合。此外,完整清晰的投稿信和摘要以及对编辑政策的严格遵守也同样重要。

对于同行评审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我们也进行了分析。例如,怎样在一开头就通过同意作者贡献比例而使文章来源争议最小化、声明利益冲突的时候需要考虑些什么、怎样有效的回复评审人意见等等。

就如何通过参与同行评审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方面,科研人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年轻科研人员之所以通常不在编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出版经验并不像其他同行评审人那么丰富。但是,他们却往往能给出最有建设性的评审意见。资深研究人员可以指导其学生参与同行评审的过程,只要让编辑知晓、保证机密性并客观承认他们在同行评审过程中的贡献。

出版伦理委员会已经推出了对同行评审人的指导意见,BioMed Central的副编辑总监Jigisha Patel 也写过一系列关于如何成为同行评审人的文章

SA-WHU_medschool-1

SA-HZAU-2

 

 

 

 

 

 

研究独创性

在Open Research Day上发言的李敏教授,以及前不久在博客上就如何培养青年科研人员发表博文的黎孟枫教授共同强调:“所有的科研人员都要选择最好的主题去研究”。屠呦呦因为其在提取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手段方面所作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就像薛澜教授在Nature News的一则评论中所说:“屠呦呦没有国外研究背景,也没有在主流出版物上发表大量文章……她可以夺得诺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创性。对中国科学家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好榜样。”

感谢所有参与讨论的人以及Diane Wang在北京的团队,让我拥有了这样美好的一周。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he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