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ed Central 2015生物周:流行病

话题之一:耐药性 话题之二:气候变化 话题之三:癌症 话题之四:人口老龄化 话题之五:流行病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对抗种种疾病的奋斗史。从古至今,人类就不断挑战反反复复出现的各种感染病、慢性病和遗传疾病。 如果想要为未来流行病研究打算,我们就需要了解先前的林林总总。在此,你可以了解关于流行病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先来看一看流行病学的Timeline 采访:预测流行病学 期刊Theoretical Biology and Medical Modelling的主编Hiroshi Nishiura,讨论了目前最大的流行病是什么,下一个流行病将从哪里来以及我们怎么应对它。 博文精选 The MERS outbreak: an Asian perspective War against hepatitis HIV Vaccine Awareness Day 2015 Hepatiti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ime for an end run 流行病研究优质文章:按疾病划分↓ 埃博拉病毒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infectiousness of Ebola virus disease Molecular evidence of… 阅读更多 »

BioMed Central 2015生物周:人口老龄化

话题之一:耐药性 话题之二:气候变化 话题之三:癌症 话题之四:人口老龄化 话题之五:流行病 我们生存的地球是一个快速老龄化的地方,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翻倍。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生存的越来越久,这就导致了疾病流行病学问题的凸显,对于科学界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为了配合生物周活动,我们精选了一系列关于人口老龄化的优质文章。如下↓ 主编圆桌讨论:神经退行性变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在这个圆桌讨论里,来自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和Alzheimer’s Research & Thearapy 的两位主编,对神经退行性变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浅谈了他们对此研究未来的设想。 博文精选:阿尔茨海默症肆虐,我们应如何面对? 小测试:你真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症么? 阅读关于老龄化和增龄性障碍的热门文章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物系统的功能性逐渐退化,患物理和精神健康疾病的风险剧增。在这部分,我们精选了杰出的实验研究,它们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老龄化的过程以及增龄性障碍。 Slower immune system aging in women versus men in the Japanese population Induction of a common microglia gene expression signature by aging and neurodegenerative conditions: a co-expression meta-analysis Alpha-lipoic acid treatment is neurorestorative and promotes functional recovery… 阅读更多 »

BioMed Central 2015生物周:癌症

话题之一:耐药性 话题之二:气候变化 话题之三:癌症 话题之四:人口老龄化 话题之五:流行病 癌症是一个比较综合类的疾病。癌症的魔爪不分性别、年龄、种族或是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异伸向各类人群之中。 癌症不只是迅速分裂细胞,而是一个能让世界范围内超过八百万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此,我们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讨论,由资深的癌症研究专家与我们分享他们在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抗癌研究的洞悉。 先来个小测,你真的了解癌症么? 期刊主编与BioMed Central编辑的超级Q&A 在这个部分,我们推出期刊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Clinical Proteomics、Vascular Cell三位主编与BioMed Central编辑们的精彩问答。这三位主编分别从科技与癌症、中美癌症研究比较、以及科学联合与癌症研究等几个方面谈了谈他们个人的观点。       精彩文章集锦 Relevance of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 breast cancer Constitutive phosphorylated STAT3-associated gene signature is predictive for trastuzumab resistance in primary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New horizons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biolog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action of magnetic… 阅读更多 »

BioMed Central 2015生物周:气候变化

话题之一:耐药性 话题之二:气候变化 话题之三:癌症 话题之四:人口老龄化 话题之五:流行病 气候变化是我们当今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它导致了大规模自然灾害的频发、海平面的上升和不同生态群落的营养瓦解。 今天,我们着重强调了气候变化的全球影响,就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 博文推荐: Reversing climate change: planetary engineering and experimental technologies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挑战,然而就有这么一小波群体致力于节能减排。在这篇博文里,我们看一看这些节能减排的技术,以及他们是怎样逆转人为的气候变化。 The difference of half a degree for climate change 这篇博文里的主要作者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他表明,气温增长值的官方目标应该从2摄氏度下调至1.5摄氏度,但是这半摄氏度真的会发挥作用吗? 气候变化交互图谱 看我们的气候变化地图,发现全球针对气候变化所开展的活动和研究。 阅读时下最热的有关气候变化的文章 Beyond long-term averages: making biological sense of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5°C or 2°C: a conduit’s view from the science-policy interface at COP20 in Lima,… 阅读更多 »

BioMed Central 2015生物周:耐药性

话题之一:耐药性 话题之二:气候变化 话题之三:癌症 话题之四:人口老龄化 话题之五:流行病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所有的事情似乎都理所当然。例如,如何攻克大多数传染病?一个药片就可以办得到。然而,很多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耐药性的出现将我们带回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就连最小的感染,都可能束手无策。 今天,我们精选出一系列关于耐药性的优质文章,听一听奋战在一线的感染控制医护是怎样处理这一危机的,同时也为你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测试,关于耐药性,你真的了解吗? 博文推荐:“奋战在前线” 如下精选的博文,大部分来自控制感染的一线医护工作者,看一看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一危机的吧。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till widely misunderstood MRSA: adapted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ter-clonal wars: bacterial competition and global success in the hospital setting What would we do without antibiotics? State of the World’s antibiotics Dispatches: Pan-drug-resistant doom – are we there yet? Reflections from the front line:… 阅读更多 »

自噬—神经元中的“清道夫”

Neuroscience Bulletin Neuroscience Bulletin 2015年第4期出版“自噬在神经功能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专辑                 自噬是一种发生在细胞内的“自食”过程,通过捕获和降解易于聚集的蛋白质和受损的细胞器来维持细胞的稳态。 作为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元,神经元的稳态对于神经系统的发育、生长和功能特性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大多数高度分化的神经元不能分裂从而无法通过分裂的稀释效应来克服蛋白聚集引发的细胞毒性,因此特别依赖自噬提供的蛋白代谢平衡和“垃圾回收”来行使正常的功能。 因此,自噬对于神经系统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在中国科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大连医科大学乐卫东教授的组织下,Neuroscience Bulletin 2015年第4期(8月1日出版)刊发了以“自噬在神经功能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为主题的专辑,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神经元自噬失调往往导致神经元死亡和神经退行性病变。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Rubinsztein教授对自噬性细胞死亡的一些关键性通路进行了分析;杭州师范大学的杨怡博士讨论了自噬在突触发育和功能等方面的作用,以及自噬相关的突触功能障碍。 此外,本专辑具体讨论了自噬失调在一些神经疾病和心理障碍中的角色,包括缺血性脑损伤(浙江大学陈忠教授)、多发性硬化症(乐卫东教授)、运动神经元疾病(同济大学医学院徐俊教授)、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乐卫东教授)、中风(上海复旦大学余波教授)和抑郁症(乐卫东教授)。 鉴于自噬活性的异常与众多神经疾病之间的“亲密关系”,了解自噬的调控机制也必然会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突破口。本专辑中,苏州大学的王光辉教授及其团队研究了CHIP(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对自噬通量的调节作用;北京大学的崔德华教授则研究了麻醉剂异氟醚以作用时间依赖的方式对自噬的调节。 此外,本专辑还分别讨论了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与神经保护(第四军医大学杨倩教授)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毛子旭教授)之间的关系。 最后,北京大学的崔德华教授领导的团队还发现,在APP/PS1转基因小鼠中,自噬参与了rAAV/Aβ疫苗诱导的对Aβ的清除作用。 编者希望这一期专辑能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自噬这一细胞中的“清道夫”,为早日揭开其分子机制并攻克与其相关的神经疾病的治疗难题打下基础。 欲了解本期专辑详细内容,欢迎访问期刊网站,下载阅读热点文章! (Neuroscience Bulletin编辑部供稿)

最新报告显示:科学家们对开放获取出版质量的信心持续增长

在出版界,开放获取(Open Access, 简称OA)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儿了。今年是BioMed Central成立第15年,虽然我们一直是开放获取出版的先驱,在科学出版方面也有着较广泛的覆盖,但人们对开放获取出版仍有一些误解,亟待解决。 鼓舞人心的是,上周,一项由自然出版集团和麦克米伦出版社开展的调查显示,这些对开放获取出版的误解在渐渐减少,对其信心却在增加。在2014年,40%的科学家们在过去的三年内不选择开放获取出版发表文章恰恰是因为“我对OA出版质量的担忧”。但是今年,这个比例下降到27%。 一则新闻公布了最终调查结果,自然出版集团和麦克米伦出版社Insights部门的主管Dan Penny表示:“随着越来越多信誉度高、有资助授权、质量高的开放获取出版文章的发表,人们对OA出版模式的态度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仅仅在去年,这一态度就有显著的改观。” 自BioMed Central成为第一家开放获取出版社以来,OA出版市场就有很大的改变。作者在OA出版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众多高质量的纯OA期刊,如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 和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等,越来越多的传统型期刊也开始提供开放获取出版模式,供作者选择。 信心增长是肯定的,但调查显示仍有5%的参与者并不熟悉开放获取出版。另外一些不选择开放获取出版的原因包括不愿意或不能支付文章处理费(Article-processing charge, APC)以及没有找到适合文章发表的OA期刊。 不过说到OA出版的质量问题,这倒一直是BioMed Central关注的重点。BioMed Central学术诚信部门高级编辑Elizabeth Moylan说道,我们之所以建立学术诚信部门就是在给科研人员信心,让他们放心BioMed Central出版研究的质量。  “我们部门的任务是和期刊编辑一起,维持同行评审的质量并保证所有期刊的政策得到正确执行,并且保证任何问题都可以根据相关指导意见(例如COPE)来解决。这个调查报告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是表明我们以及其他出版社一直致力于保证OA出版质量的所有努力都没有白费。” 我们很欣喜的看到人们对开放获取出版质量的信心增加,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趋势延续下去。 点击这里,阅读英文原文。

一大波科学美图来袭:2015 BMC Ecology美图竞赛结果公布!

第三届BMC 生态学美图大奖赛结果公布! 生态学之美在于让我们更加了解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学家们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美图大赛的意义就在于让他们把日常工作中的美丽和我们这些“门外汉”分享。 这场美图竞赛中完美的诠释了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从广袤的沙漠,到很有爱的狒狒,所有展现生态交互作用的精彩瞬间都被捕捉到。 动动手指,看看这个精彩的自然界吧↓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黎孟枫教授访谈录:培训青年科研人员,提升科研产出质量

黎孟枫教授是BMC Medicine的编委会成员。他一边开展实验,一边教学,并负责中山大学医学教育发展的全面督导。在此,他不仅告诉我们关于培训青年科研人员的工作,还谈了谈他对 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看法。 请你和我们分享下你培训青年科研人员的工作,都包含些什么?目标又如何? 培养我所在院系、甚至别的院系的青年科研人员从一名初级研究者到高级研究员通常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情:首先,我与他们一同分析和讨论他们的研究,并和已发表在文献里的实验现状对比。其次,我为他们提供一些写作的机会,让他们在我的文章中尝试着去写。最后,在我参与编辑的一些期刊中,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资质去做同行评审。 那么,你有没有收到相关学生对此的反馈? 我的实验室和与我有合作关系的实验室里共有50名学生。我指导他们并与他们一起做研究,但是我并没有为获得反馈而设一个专门的项目。时不时有学生告诉我他们非常喜欢做同行评审,以及拿着自己的实验去和已发表的实验做对比和辩证讨论。 他们也多次表示有意愿参加培训课程,像由期刊出版社提供的作者培训,包括那些经常发表或审稿的非常有经验的科学家的讲座。这些都让同学们学习更多技能,比如,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期刊编辑能力,更加懂得同行评审流程,以及提高他们辩证阅读的能力。 在你看来,要想完成高质量的研究最重要的步骤是什么?同样,要想发表在优质期刊里,又需要做哪些呢? 首先我认为,研究的科学性或临床意义以及提出问题的新意是重中之重。所以,所有的科研人员,无论是初级还是高级,都需要学会选择一个最优问题去研究。 其次,毋庸置疑,教育问题。我们是否在实验室里被训练完成良好的实验设计和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实验,包括实验技能等等。 最后,当你有了研究问题,也设计了研究并进行了实验,收集了数据直到写作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当你写这个论文的时候一定要主旨明确。 在写一篇论文的时候一定要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因为一组数据可以用很多种方式去写。你需要去分析你的“卖点”在哪,这毫无疑问需要丰富的经验。同时,我认为对所投期刊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你看来,当你去决定投某本期刊时,哪些方面可以反映出该刊的质量? 中山大学副校长:黎孟枫教授 回答这个问题的一个比较普遍的方式是,对指定研究的最合适期刊是什么?通常,于我而言,一本好期刊具备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期刊声誉,特别是在特定领域的科学家圈子中。当我还是个博士后时,我就会定向找一些期刊,在这些期刊中发表文章的作者同时也经常在其他顶级期刊中发表文章。 其次,我会很仔细的阅读选定期刊并对该刊出版的文章质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最后,就是你怎样也回避不了的影响因子啦。但是我想强调下影响因子绝对不是第一重要,当然也不是我们决定选择哪本期刊发表文章的唯一衡量标准。 对我来说,在选择一本期刊前,我会去思考我的论文读者群是谁。例如我的一些稿件我希望生物科学领域的人去阅读,还有一些希望医学或临床研究的人去读,那么知道读者群就会帮助我们选取合适期刊。 同行评审是确保期刊出版合理研究的重要步骤。你觉得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参与到同行评审中有多重要,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个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没有人能不经过同行评审而一跃成为有经验的成功学者。对于年轻的科研人员来说,这是在他们成为资深科学家之路上必须习得的经验。 同行评审告诉年轻科研人员什么是好论文以及去识别什么让一篇论文成为优质文章。 同行评审也使年轻科学家对普遍和非普遍的论文瑕疵变得敏感。因为当他们审查别人的稿件时,如果实验或者写作里出现问题,那么当他们自己写论文的时候这些错误就会得以避免。 另外一个同行评审对年轻科学家有重要意义的点是,这是一个锻炼写作的好机会。因为你不得不去仔细检视别人的工作并给出意见。这也让年轻科学家理解编辑修改流程。 最后,你既有中国的工作背景,也有美国的工作经历。就两国的科研文化而言,在你眼里有什么区别?例如,美国的研究员能从中国的研究员这里学到些什么么?反之,亦然。 两国的研究文化差异还是蛮大的。 首先,我觉得中国研究员可以从美国研究员那里学习到的是对科学和研究目标的激情。你可以在美国研究员身上看到他们追求科研事业的热情流露,而且好奇心驱使着更多美国年轻人从事科研工作,这一数字在中国相对较少。 两国的科研文化差异也与教育系统不同有关。我觉得在中国更多人在迈入学术界之前并没有机会去思考,或者做其他尝试。对于中国的研究员来说,这点需要额外注意。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的科研人员需要注重学习怎样选择重要问题去研究,去投入宝贵的时间、精力和智力。你可以看到美国就比较侧重这方面的训练,相比,中国则更强调快速收集数据并大量发表文章。 另外,对于中国科研人员来说,积极并拓宽阅读范围也很有必要。这是我通过观察中国年轻科研工作者圈子发现的问题。 有一件事情可以从中国年轻学者中学习,就是即便在不同的实验室、机构,他们都积极沟通、互动。通过这些沟通,他们建立了科研方法和技术的互通有无渠道。 当我在美国匹兹堡肿瘤研究所读博士后时,我们和其他实验室交流的并不多,但是在中国这就比较普遍。年轻科研人员需要互通有无,在技术和科学上互相帮助,这样可以相互学习。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here

编辑问答:肺癌及其在中国的患病率

在中国,患肺癌的病例一直在增加,原因何在?我们采访了肺癌领域最新系列文章的编辑Li Yan和Wei Zhang,以了解肺癌这种疾病、并探讨肺癌病例在中国迅速增长的原因、以及为了防止肺癌蔓延我们正在做的努力。 图片来自iStock 肺癌的问题有多严重?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据估计,每年有180万的肺癌新增确诊病例。肺癌的死亡率很高,占所有因癌症导致死亡病例的20%。 换言之,每5个死于癌症的病人中,就有1人死于肺癌。每年肺癌会夺走大约160万患者的生命。鉴于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肺癌也带来很沉重的经济负担。 根据美国艾美仕医疗保健信息研究所(IMS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nformatics) 5月发布的全球肿瘤学趋势报告,2014年全球在癌症药物的支出增长了10.3%,达到了1千亿美元。 因此,肺癌是一种非常普遍、极其致命且非常昂贵的疾病,这意味着医疗需求远远未得到满足,并且也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在中国肺癌病例一直在上升,能和我们详细谈谈这个问题么?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4年全球癌症报告,占世界总人口约20%的中国,其肺癌死亡人数目前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众多因素导致了肺癌病例在中国的急剧增长,其中就包括空气污染和大量吸烟人口的存在。 以北京为例,这个城市以雾霾“闻名”。2002年,每10万北京男性居民中,就有49人患有肺癌。到2010年,这个数字增长了50%多,达到75人。中国女性的吸烟人数较少,因此肺癌病例也相对较低。但在过去十年,居住在北京的女性人口中,患肺癌的人数也显示出类似的急剧上升。2002年到2012年间,每10万北京女性居民中,患肺癌的人数从30人增长到46人,增长率超过50%。 全国肿瘤防治中心北京办公室认为,急剧上升的肺癌数量可能与首都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相关。与此同时,那些与空气污染有关的肺腺癌病例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对于肺癌的治疗方法效果如何?为什么要研究新的治疗方法? 在过去三十年中,肺癌的治疗方法已有实质性改善。联合化疗的引进,即所谓的双效疗法,可延长肺癌晚期病患的生命。 通过靶向药物、抗血管生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可进一步延长生存率。更重要的是,对癌症生物学的认知使得癌症的治疗方法发生变革,个性化医疗方法得以实施。 我们现在可以根据肿瘤的突变对肺癌患者进行分子分类,并将其与特定作用于这些突变的靶向药物进行匹配。但是,根治晚期肺癌的方法仍有待发现。 在对化疗或靶向药物产生初步反应后,患者不可避免的会停止对药物的响应,之后症状可能再现或者癌症复发。免疫疗法,如检查点抑制剂,可能会带来新的肺癌治疗方法, 药物Nivolumab(BMS公司生产的PD-1抗体)的获批就是一个例子。 另外,化学疗法加上Atezolizumab(罗氏公司生产的PD-L1抗体)初步显示出非常积极的效果:该组合对肺癌有近70%的回应率。这意味这种新疗法将有望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后又一重要的肺癌治疗手段。 本期系列文章强调了早期临床实验的重要性,并呼吁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全球协作。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从药物研发的角度来看,早期阶段的试验在科学和医学的角度上都是研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对癌症药物的开发,早期阶段检测已经超越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安全性、耐受性的定义和理解。 现在,早期阶段的癌症药物试验需要遵循药效学试验,以评估药物是否击中目标,药力多大,时间多长。研究还需要检测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性,以缩小在后期试验中需要测试的敏感患者数量。 对癌症药物第一阶段的研究现在甚至可以迅速满足注册条件。基于第一阶段试验数据研制而成的药物Pembrolizumab(Merck公司的抗PD1抗体)顺利获批,就是其中一例。。 因此,早期阶段的临床试验现在需要更紧密的全球合作。对于那些目标患者群存在于非传统临床试验地区(比如美国或西欧)的药物研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到相关的国家进行试验。 例如药品Crizotinib的研发,这是一种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进行靶向治疗的抑制剂。第I / II期的研究是在韩国进行的,因为在韩国的肺癌患者中,ALK融合问题的存在率相对较高,这一问题在东亚国家的比例约为3%到5%,而西方国家仅有1.5%。 目前,中国和美国正在进行的药物试验有何不同? 在中国,癌症药物的早期临床试验尚未成熟。部分原因是中国医药行业性质的演变,从过去的以仿制药行业为主到现在的创新药物研发。 中国的早期药物发展在工业、试验点和监管机构方面仍然存在经验、资质、技能和设施上的缺陷。要对中国的早期临床试验现状进行变革,重点应放在获得相关知识、经验和试验管理技能上。 因此,美中抗癌协会已与行业伙伴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合作,共同推动抗癌药物的研发。在众多美国癌症中心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用三年时间在中国建立一个核心团队,其中包括在早期试验实施和管理中有国际经验的医生、护士及其他相关人员。 这个核心团队就会像种子一样,在中国的抗癌机构中传播知识和经验,使国内对癌症早期试验的研究达到国际标准,加快药物的研发并保证患者的安全,早日为中国癌症患者带来新药物。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