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科研值得付出?在临床试验方案和出版结果里举步维艰

药物研发是很重要的,这既让患者受益又有助于公众健康。 学术发明是科学界的里程碑,然而,大型临床实验却很少重复。因此,任何一个实验结果的传播必须与a priori计划保持一致。 一个研究可能很完美,但是为了支撑post hoc假设的沟通结果歪曲,这将可能摧毁了研究概念的核心。 A priori plans versus post hoc hypotheses 在我们发表在Trials的研究中,我们比较了临床试验方案和论文发表中的结果,并发现了有61%的案例不一致。 我们开展此项研究的原因有三:在研究方案和出版之间对一致性的重要意识,通过试验者和方法学家指出的关于差异的毁灭性结果表明了在原始计划和出版结果之间总有不一致性。 这些担忧都有研究来证明,主要是药品工业的实验,在结果中的经济利益是一个潜在的隐患。 这就需要医学研究的透明化以及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al Journal Editors (ICMJE) recommendation的介入。在引入患者进行研究之前,期刊编辑则应要求所有临床试验在公共注册系统中注册。例如,a priori假设中清楚提及。 我们想要调查此类问题是否存在于学术实验中,在这些实验里经济利益并没有那么多。 我们从282例来自1999年到2003年中递交到Danish Health and Medicines Authority的学术药物实验中提取95组协议和出版物。这个阶段(1999-2003)保证了出版物的充足性。 为了评估一致性,我们找出了5个比较重要的实验以及他们的发表论文。他们是,研究类型(是探究性的还是证实性的?),主要目标,主要目的以及针对验证性研究假设的测试和样本容量计算。 在5个样本中一致性的概率是39%。 除了就出版物质量提出的恼人问题之外,我们的研究还发现不遵循a priori假设的问题以及不局限于医药工业领域内的计划。这实际上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经济因素。 在被调查的医学专业领域,这个问题似乎比较单一。 深层次的原因很难去定义,但没有足够的训练而又迫于发文量的压力是问题之一,缺少对开放获取出版对实验细节的要求和完全透明化的意识也是问题所在。 我们的研究呼吁所有的临床试验更为透明,得到所有利益集团的拥护,包括研究者、工业领域、期刊编辑和政策制定者。我们也坚信,向我们这样的研究理论上应该重复有序的进行,以便监测出版物目前的质量状态。

2016年BioMed Central生态学美图大赛开赛通告

生态学家是非常善于观察生活、环境以及我们的周遭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通人却很难看到生态学家才可以看到的世界的瑰丽与烂漫。 为此,期刊BMC Ecology举办一年一次的生态学美图大赛,让生态学家可以和大家分享他们的研究照片,从而让我们更为了解这个美丽的世界。2016年BioMed Central生态学美图大赛于2016年2月23日正式开赛,全面接受来自世界生态学科研咖的投稿! 往届的获胜者给我们带来了震撼与美好,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物种多样性,从一支盛开的花朵,到瀑布一样的中国梯田,甚至是让生态学界欲罢不能的“终极目标”,象陆龟。   我们现面向全世界的生态学家征稿,让我们一同庆祝科学和艺术的交汇之美,以此彰显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广度。与去年一样,大赛的评委来自期刊BMC Ecology的编辑团队,他们是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态模型,行为生态学方面的专家。我们的客座评委是哥伦比亚大学的Matthew Palmer博士,他活跃在纽约的生态圈里,专攻城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学。 参赛日期:2016年2月23日—2016年5月29日 参赛者请将作品发至邮箱:bmcecol@biomedcentral.com 参赛邮件需包含如下信息: Name: Section: Image Description (Max.300 words): File type: Data attribution (if applicable): Affiliation: Contact details of Research Institute: I agree to release this image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Y/N Twitter handle (optional): 参赛作品规格要求: A minimum 300dpi (1831*1831 pixels for a raster image).… 阅读更多 »

从埃博拉到寨卡病毒,与新型疾病抗争已成事实

众所周知,瘟疫可能会卷土重来,然而它总是在人们浑然不觉的时候来个当头棒喝! 西非的埃博拉已经日益淡出人们的视线,媒体都在紧紧盯着“2016寨卡年”。就好比中国的农历,每一年都有本命,但是我们却很难从500个其他节肢动物的虫媒传播病毒去预言出哪一种就会上2017年的头条。 如果我是维多利亚时期的标本解剖者,我可能会嫉妒现代的”viral hunters”(疾病生物学家、生态学家)。他们的视野更为开阔。对于我们来说问题在于发现这些病毒仅仅是一半,周遭世界的健康和新型疾病并不像实验室研究那样。 伊蚊:一个致病的病毒载体 像埃博拉和其他大部分新型疾病,寨卡病毒也是由动物传播的。在1947年的维多利亚湖畔,一只受病的猕猴被检测寨卡病毒感染。然而,我们却忘记了曾经对寨卡病毒的忽视,不知道他的致命传播体——伊蚊虫,这实属非常遗憾。 1950年,这个臭名昭著的节肢动物在寨卡病毒之前开始渐渐蔓延到亚洲、拉美日益发展的大都市,这些地方的虫媒传播引发登革热、黄热和基孔肯雅热疾病。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年约有400万例登革热感染。 但是乌烟瘴气的寨卡却有别于大多数传染病。自2007年渐渐爆发在太平洋岛屿,寨卡病毒感染的症状是比较和缓的发热,也有无症状的情况。在大部分热带雨林地区,受制于诊断能力和医疗条件,这类病不容易被诊断出来,也不被记录。在当地的一些社区,经常被重复着一个错误的口号,“发热即疟疾”。 但是,随着南美洲小头症的增加,寨卡病毒似乎变成了一个不可控的野兽。毫无疑问,我们必须付诸行动。 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一切。危机事件,政策,媒体,不确定,恐慌,市民反应,科学和生物学与社会和政治混杂在一起。 一系列挑战 夏季奥运会在即,军队已经武装好熏蒸消毒器,杀幼虫剂和信息册子行进在里约热内卢街头。一场与蚊子的斗争开始了。萨尔瓦多的卫生部长强烈建议这个天主教深植的国家里妇女们不要在未来两年怀孕,这遭到了妇女权益会的抨击。 我们对于寨卡病毒的局限认识,这个敌人是怎样渐渐发展开来的我们都无从所知,这很让人绝望。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刚刚报告德州通过性交感染寨卡病毒。它与厄尔尼诺年有关。 疫苗的研发至少需要10年,如果这样,病毒的控制越发艰难。伊蚊是具有“反弹力“的。将恐惧变本加厉,阴谋论者开始叫嚣,寨卡病毒危机与生物技术实验“误入歧途”有关。对转基因的恐惧也有了新的靶子。 毋庸置疑,寨卡病毒会带来一系列全球挑战,无计划的城市化,贫穷,女权主义,对有先天性缺陷新生儿的社会服务,气候变化和行政区划功能失调。 一项健康措施 尽管这次不同,但类似危机我们已经历过许多次。HIV/AIDS,埃博拉,禽流感,疯牛病,西尼罗河病毒,莱姆病等等,这个清单还在继续,只是上面的名字有所不同。 过去的经历告诉我们需要用新方法去对待循环往复的瘟疫,并防范于未然。然而,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不可避免的”就等于“不确定”和“复杂”。 这是埃博拉的延续,从中我们看出世界范围内要加强监管,响应和做好准备从而更好的处理新型疾病。我们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整合人类、动物和生态系统健康。 权利和政治 当社会学家讨论政治和社会波动时,我们不必讨论其他文化实践。权利和政策在全球监管和应对中互相编织。在公共健康圈内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经常冠以“应用科学”之名。 想要行之有效的处理新型疾病就需要科学和干预架构,这些架构可能很难。它需要分解到全球与地方复杂的关系之中,政策和实践,科学,技术和市民参与,以及不同的知识和见解。 但是社会和政治的关系也不过如此。社会科学家需要走出他们的象牙塔。如果未来也同过去一样,防预和对全球健康灾难的应急就需要群策群力与自我反应,这是一种横亘于创新力,政治敏锐度和献身社会公正的能力。

世界癌症日:我们共筑抗癌的长城 (下)

尽管治疗癌症的技术手段在不断进步,但每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仍然很多。仅在2012年就有八百二十万人死于癌症,一千四百万的新增病例,无疑让这个疾病成为全球致死原因之一。 我们身边认识一些患有癌症并与之抗争的人,大众媒体也会对此做些报道。就在几周之前,继Alan Rickman之后,英国音乐人David Bowie因患肝癌而去世,二人都在69岁时终结了生命。 据估,到2030年全球将有两千三百万的新增病例。前五位癌症种类为,肺癌(2012年死亡病例,1590000),肝癌(745000),胃癌(723000),大肠癌(694000),乳腺癌(521000)。 有一些引发癌症的原因我们不可避免,像家族遗传与衰老。而有一些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我们却可以控制,例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肥胖、紫外线暴露等。 这就是为什么每年的2月4日“全球癌症日”要以“让全球尽可能多的人了解癌症”为主旨。 癌症研究以及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相较于其他疾病,癌症研究的资助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摆在眼前,究竟社会能从中受益多少?发表在BMC Medicine上的由Jonathan Grant和他的同事们的经济分析表明,对癌症研究的投资回报还是比较理想的。尽管可能有些延迟,但这些资金在为未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了解癌症中的基因变化 大体上,癌症是因我们体内细微的基因变异而起的。最直接的一个基因突变的例子就是BRCA1 或BRCA2基因,容易引发乳腺癌和卵巢癌。 安吉丽娜·朱莉就宣布选择切除双乳以彻底降低患癌风险。这诱发了“安吉丽娜效应”,很多人蜂拥去调查家族病史、去基因测试中心,这篇文章发表在Breast Cancer Research上。 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提高赋予了人们更多个体基因信息,这可以帮助进行个体化治疗。在题为“聚焦前列腺癌症”话题中的一篇社论,Sigrid Carlsson和Andrew Vickers提到,这个转变目前已经应用于前列腺癌症了。 但是,我们准备好将它应用到日常的肿瘤科么?肿瘤学家Mark Robson在社论中发表了他的看法,新一代基因测序在临床诊断上应该会有帮助,尽管到目前为止它还不能用于日常的临床实验。 饮食和运动是预防癌症的关键么? 一篇近期发表在BMC Medicine上的综述列举了一些可以降低罹患前列腺癌症风险的食物,有趣的是这个食谱好像和地中海饮食习惯颇为相像。有报告说明这些食物的益处并研究了它对其他癌症种类的帮助,例如肝细胞性肝癌、胃癌、直肠癌、胰腺癌、和乳腺癌。 近期的大数据分析显示,多做运动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克服疾病以及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 众所周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可以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而且也可以预防癌症。肥胖就是造成癌症的另一个元凶。近几年,男性中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有假设指出,这很可能和肥胖有关。 一大堆研究都证明了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患癌风险。例如,一个大型的队列研究表明,非吸烟、低酒精摄入者可以减少患有胃癌的风险。另一个实验研究绝经后妇女,如果遵循了“美国癌症社会,营养和运动干预指南”会减轻罹患各种癌症的风险。 在“世界癌症日”这天,我们希望你放慢脚步,花一点点时间来了解一下目前癌症研究的现状以及与癌症有关的信息,从而为抗击癌症做出贡献。 “We can. I can”

世界癌症日:我们共筑抗癌的长城 (上)

癌症,众所周知的恶魔。全球每年有1千4百万人罹患癌症,8百万人因其离世。 然而,据估计这类疾病有三分之一是可以预防的。世界癌症日的目标是,提高公众的普遍意识,挽救更多的生命,让个体和政府都可以付诸实际行动。未来的三年,世界癌症日会以“We can. I can.”为口号来注视着每一个人,共同抗击癌症以减少其为地球带来的负担。 努力之一的方式就是进行更多的研究。ISRCTN注册的试验中有关癌症的有1700多例,其中1200多例来自英国。为了展示我们支持世界癌症日,现研究一些关键性的案例。 预防癌症 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不同程度上招致癌症上身。例如,吸烟、久坐、饮食不健康。预防癌症就是教育公众避免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仅就在ISRCTN注册的试验来说,有700例是研究戒烟,或者是帮助他们逐渐丢掉这个坏习惯的。在法国,这个研究关注着同伴吸烟是怎样互相影响的。 过度肥胖也容易让人患上癌症,包括结肠癌、乳腺癌、子宫癌。健康的饮食可以有效防止癌症发生特别是针对那些易患癌症的高危人群。 营造健康的环境 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校园环境都可以制造出良好的氛围,从而让人们更适宜的生存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之中。 CHIRPY DRAGON就是一个在中国高校的研究,他们鼓励青少年们合理饮食并做大量运动从而防止肥胖产生。一些NHS的员工也在积极参与一个试验,去了解可坐可站的办公桌是否可以让他们更为健康。 挽救生命,及早检测 防治总比治疗好,而及早诊断出癌症也有益于更好的治疗。这个可以通过癌症初期时的征兆显现来判断,当然提高症状检测的质量也很有必要。 南曼彻斯特大学医院目前正在招募人员来做一个试验,在易患乳腺癌的高危年轻女性中,比较先进的数字乳房层析X射线照相组合技术与普通的乳房X线照片技术。相应的,台湾地区也在研究一个新的诊断肝硬化的方法,而这种疾病有可能演化成肝癌。 回到工作中 即使被诊断出患有癌症,这也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工作。当然,有一些人是绝对没办法继续工作的,但是也有一些人可以,尽管他们也抽空进行治疗。一些患者想要继续工作其实是一种使自身保持通常的状态,而不是突然间生活的重心就只有癌症。 丹麦近期有一个在这方面的研究,为治疗后的癌症患者提供私人订制的重返工作的计划项目,看看这个方法是否可行。考文垂大学也正在招募,为癌症患者治疗后重返工作提供支持,包括一个工作计划簿。 寻求帮助 从患者的角度上讲,从诊断、治疗到重返生活,得到来自亲朋好友的帮助,可以让癌症患者更好的适应他们的生活,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加入这个支持小组也可以给自己一次与癌症患者谈话的机会。 英国乳腺癌中心近期测试了一个为期5周的帮助项目,为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提供情感辅导和实际帮助。这个项目包含了一个互助小组,在那里女士们可以互相吐露心声,为治疗后提供实用建议,以及获得当地的其他帮助服务。 但是并不仅仅是癌症患者本人需要帮助。至亲至爱罹患癌症对亲朋好友来说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谨记于心,挪威的研究员进行了一个试验,就强调了对于父母诊断患有癌症的家庭来说,对子女的帮助也非常有必要。 控制癌症 对于患者来说控制治疗和照顾是很重要的,他们的治疗方案是在患者与专家一致同意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个可以通过分享决定(SDM)来实现,患者和医生一起讨论治疗计划。 这个SDM项目目前在德国试用于乳腺癌,研究者们关注这个项目是否对于患者们在做治疗决定有所帮助和鼓励。 最终,这个研究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书写遗留文件的服务,包括他们最珍视的记忆,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挚爱们的祝愿。这个文件用皮带拴着,作为一个纪念品送给患者最爱的人们。

生物、医学领域正在热议的话题,学术咖不能错过

心理治疗中的患者倾向;当狼变成了一只宠物犬;照顾外伤患者的性别差异;抑郁症与一人食之间的关系;急性冷休克的细胞恢复;用于临床诊断的基因信息;对体重的感知影响食物选择;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有没有一个恰恰是你近期正在探究的呢? 精神病学:患者对心理治疗的偏向 给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选择,这点在全球大部分的健康医疗系统中一直被鼓励。但是,患者的倾向就有助于治疗结果么?在BMC Psychiatry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传统的评估和满足患者的偏好可能有助于提高心理治疗的效果。详情请戳原文。 进化生物学:当一条来自“北方的狼”变成狗狗 狗狗是第一个被驯化的动物,在现今人类社会中仍有着重要地位。Alex Cagan和Torsten Blass分析了狗和狼的多态性数据以辨别两种大不相同的染色体。在BMC Evolutionary Biology上发表了两人的成果,在狗狗驯化的初期就有一种强烈的选择,这个强烈的选择存在于基因的对抗中。这些基因就与现代不同品种的狗的表现不同有关,从而说明了在驯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急诊医学:在照顾外伤患者中的性别差异 有效的入院前照顾可以降低外伤致死率。本月(2016年1月),发表在BMC Emergency Medicine上的文章表明,在瑞典对不同性别的成年和未成年严重外伤患者的入院前照顾有所不同。在控制损伤机理和现场生命特征时,男性接受到的入诊前照顾要先于女性。这个实验探索了不同性别表达生命体征的不同,以及现有的伤员分类机制可能导致了这种差异。 老年病学:一人食与抑郁症 抑郁症是老年人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并且可引发其他状况。在BMC Geriatrics上发表的一篇交叉学科研究,60岁以上的9000名中国老人参与调查,一人食与抑郁症征兆的关系。研究者发现,基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缺少同伴的老人相对孤立,在60到74岁之间的女性有抑郁征兆。更进一步证据表明,在抑郁征兆显现过程中,一人食比独居带来的影响更大。 细胞生物学:急性冷休克的细胞恢复 动物暴露在各种环境之中,可能导致致命的细胞损害。度过压力和自我修复的功能就尤为重要。在BMC Cell Biology上最近发表的文章中,研究者发现蠕虫(秀丽隐杆线虫)的冷休克与死亡阶段有关。少于12小时的冷休克对蠕虫来说不会致死,但是96小时之后蠕虫随着外表性的转变,要么成功存活下来,要么死亡。蠕虫缺少G蛋白偶联受体FSHR-1,这种受体可以保护他们避免从长时间的冷休克中死亡并且从短时间冷休克中成功恢复。 药物基因组学:对临床诊断有所影响的基因组信息 大型的医药公司和组织团体一直在寻找用基因组信息来做临床诊断决定的价值。在BMC Medical Genomics 中有提及IGNITE (Implementing GeNomics In pracTicE)网络是一系列创新的试验项目和示范。IGNITE致力于提高经验证的可行基因信息用于临床,并将其发展成基于染色体组的临床干预手段。 公众健康:自我感知体重影响食物选择 肥胖是很多发达国家所面临的诟病。然而,有一些机制可以有效预防肥胖,像自我感知体重和餐馆将食物的卡路里标出来这种做法。在BMC Public Health上发表的一篇文章,Nianago和他的同事检测了在洛杉矶乡村的一些低收入群体中,对自我体重的感知从而影响食物的选择和卡路里的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发现,如果食物的卡路里标签在所购商品中有提示,那么对自我体重感知的人有倾向选择卡路里低的食物。 生物信息学:信使核糖核酸的注解软件 Martin Bens和他的同事们通过注解工具(FRAMA)来处理RNA测序的复杂问题。这个独立的基因组软件发表在BMC Genomics上。在目前的实验中,研究者们用FRAMA对裸滨鼠的转录组进行处理。 神经系统科学:了解更多关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信息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是早产儿中比较主要的大脑病理学,其特点是在不成熟的大脑中白质的损坏从而导致认知和运动技能的普遍丧失。然而,究竟是什么致使不成熟白质发生至今仍然不明确。本月(2016年1月),发表在BMC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显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影响了丘脑皮层环路的不同组成,这可以通过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1和2鉴别出来。这两个转运体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谷氨酸突触传导。

谜一样的寨卡病毒肆虐拉美

自去年在巴西爆发以来,寨卡病毒已横扫拉美。这种病毒虽不致死,但已有证据表明,该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有某种关系。 本次爆发 2014年6月,智利的复活节岛出现了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经确认这是美洲首位寨卡病毒传染病例。2015年2月左右,巴西东北部地区出现了一种皮疹相关疾病。 2015年2月至6月,在巴西萨尔瓦多有超过14000例与皮疹相关的病例。同年5月,巴西确认这种疾病由寨卡病毒感染导致,并指明这是一种本土传播,即在(巴伊亚和里奥格兰德)同一个区域内,由一个人传向另一个人。 2015年10月,一些地区的卫生部门相继宣布新生儿小头症发病率10倍增长。自那以后有3817个新生儿患有小头症,而过去这些地区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50-200例。更扑朔迷离的是,其中121个新生儿出现神经疾病和巴利综合症,这种罕见的情况此前也在寨卡病毒席卷东南亚之时报道过 该病毒已在南美洲扩散并波及加勒比海沿岸地区。美国也有几例,大部分都是从疫区归来的旅行者。 此前的几次爆发 此前,在非洲部分地区、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就曾爆发过寨卡病毒感染。2007年,在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岛的一次爆发中,3岁或3岁以上的雅浦岛居民有73%的感染了寨卡病毒。 尽管那时没有住院治疗或死亡,皮疹、发热、关节痛和结膜炎等症状已普遍发生。对巴西的巴伊亚采集的患者血清进行谱系分析,结果表明寨卡病毒株属于亚洲裔谱系,且与在法属玻里尼西亚分离获得的病毒株呈现99%的序列相似性。 病毒与疾病 寨卡病毒是黄病毒科的一员,首次在乌干达Zika丛林中发现的,与登革热、黄热病以及西尼罗河病毒很相似。它也通过一种叫伊蚊的叮咬而传播,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2007年雅浦岛疫情爆发的时候,另外一种伊蚊A. hensilii因在当地有相当数量而被怀疑也是寨卡病毒的传播媒介。 寨卡病毒病是在被已感染蚊虫叮咬后的1星期内显现出症状的,包括发热、肌肉痛、关节痛、头痛、恶心和皮疹。这些并不具体的症状经常被误诊成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病。 尽管只有20%的感染者会出现相关症状,但是这种病毒感染是可以致命的。2016年,有46起因寨卡病毒感染致死的病例。寨卡病毒在感染一个星期内就能通过RT-PCR确诊,尽管这些试验仅仅在指定的实验室进行。目前,对于寨卡病毒病没有疫苗或有效治疗方法。 神经系统并发症 自2015年在寨卡病毒在巴西爆发以来,该国家东北部地区的新生儿小头症发病率增长了20倍。小头症被定义为一种和正常孩童的体型相比以及在孕期时头部异常小的情况。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关系至今不明。而小头症可以由多种病症引发又让其与寨卡病毒的关系更为复杂。这多种病症包括遗传畸形、孕期暴露在有毒物质以及像弓形体病的其他感染疾病。 而且,很多感染寨卡病毒的宝宝呈阴性。但是,寨卡病毒爆发与此后6个月开始出现小头症之间的时空呼应正符合小头症源于某种传染病的假设。相应的,自身免疫疾病巴利综合症的发病率在前几次和本次寨卡疫情爆发时均达到最高点。 然而,这个关联性是基于生态学研究的证据,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去佐证。欧洲疾病控制中心总结到:“新生儿小头症和孕期寨卡病毒感染的关联性貌似是成立的,然而现在也没有足够的证据确定或者反驳它。” 旅行指南和管理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往返于寨卡疫区的孕妇制定了旅行指南。在出行前请三思,如果非去不可,则要穿上长衣长裤、防护服以避免蚊虫叮咬,并且要待在有空调的经检测的房间。 健康专家被建议去给从感染地区归来的孕妇们做检查,也需要根据现有的旅行指南对孕妇筛查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病。通过RT-PCR检验母体血清可以确定母体是否感染寨卡病毒,然而想要检测胎儿情况只能通过羊膜穿刺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本身就有风险。 疾控中心正在为患有寨卡病毒病的新生儿制定指南。总体上,任何去巴西或其他拉美地区的旅行者都要注意对蚊虫叮咬的防护以减少感染寨卡病毒、其他蚊虫叮咬病毒(登革热、基孔肯雅病)危险程度。 泛美健康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向其成员发出提醒,尤其是传播媒介伊蚊特别猖獗的地区,一定要加倍警戒监测寨卡病毒的入侵。 这也让专业的医护重视起来,尤其是那些在疫区护理孕妇的人,而且也包括那些接受旅行者的国家。假如从寨卡疫区回来的旅行者出现斑状丘疹伴有或不伴有发热,也需要按可疑病例处理。欧洲疾控中心也将加强实验室确诊疑似寨卡病毒感染的能力,并能排除其他节肢动物携带型病毒感染。 Luis Cuevas教授评论道:“我们对寨卡病毒的感知已从一个相对没有太大威胁、很少诱发并发症的传染病演变成南美地区十分棘手的健康问题。这个疫情的爆发证明了,如果我们没有适当的诊断技术就很难将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我们需要更好诊断虫媒病毒的技术。尤其是针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病和寨卡病毒这些已在巴西蔓延开来的流行病。”

关爱全球女性健康,你不得不知道的几件大事儿

近年来,女性健康的话题已经越来越被重视。伴随着“在女性生活中结构和人际暴力的角色”主题征稿的创立,BioMed Central旗下期刊BMC Women’s Health在2015年出版了一系列有趣的论文。2016年伊始,我们从这些论文中筛选出5篇最具代表性,有关女性健康的热议话题,关爱自己先从了解普遍健康问题开始。 Topic 1: 20年未完待续:包括女性参与者在内的有关性别和性的生物医学研究 性别、种族、年龄等关键因素对于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有着重要影响。美国于1994年实施了一项法律(the 1993 NIH Revitalization Act),即所有通过国家健康协会(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资助的研究,在分析结果的时候,需要把性别、性的因素考虑进去。 作者Mazure和Jones在这篇文章里,按时间梳理了国家健康协会和食物、药物监理会是如何一步步建议和规定将性和性别因素纳入研究实验中的。这无疑对女性的健康和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 Topic 2:流产与女性个人生活目标 女性流产的原因有许多种,像关系不明意外怀孕、经济压力、没有充足准备等等一直位居首要原因。如果不能选择人工流产则对女性未来生活的计划造成影响。在这个女性前瞻性群组研究中,研究者们从美国全国招募了30台人工流产设备,以确保有这个意愿的女性,能够无障碍的实施人工流产。 Topic 3: 乌干达地区宫颈癌和HIV的综合筛查意愿与感知 宫颈癌是全球妇科疾病中比较普遍的。HIV/AIDS更是导致全球死亡率的原因,尤其是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携带HIV病毒的女性易患宫颈癌。Kumakech和他的同事们在乌干达的三个地区做了定性实验,采取一对一的方法来测量人们对于宫颈癌和HIV综合筛查的意愿。 实验结果发现,人们对于HIV和宫颈癌综合筛查还是比较认可的,这超越了它所面临的挑战,包括确诊携带HIV病毒或宫颈癌对于女性生活造成的影响与社会冲突。另外一个挑战是,筛查HIV和宫颈癌可能需要女性们等待一定时间,这有可能会使人厌倦。因此,作者们认为建立试验性的调查研究很有必要,与此同时,乌干达地区相关的设施也需要配合起来、行之有效。 Topic 4: 乳房X线照相术中避免疼痛的措施 在进行乳房X线照相的时候,可能会有些疼痛,那这个可不可以尽量避免呢?De Groot和他的同事们做了一个观察研究。通过胸部压缩循环,同时记录痛感和胸部力学信息。参与者通过一个旋钮来记录她们在整个过程中乳房的受力与压缩。 实验结果表明,在钳夹阶段,女性的疼痛感剧增,由23%上升至50%。4天之后是中度的疼痛。而且,在最快速度的时候,胸部小的女性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和压力更高。因此,研究者建议进行个人化的实验很有必要,并且要尽量缩短钳夹的时间。 Topic 5: 印度女性反暴力的媒体报道,强奸案的系统研究 大众媒体是社会公器。媒体上的报道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等等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 2012年12月16日,一名23岁的女学生在印度德里的一个公车上被集体强奸。她隐忍了痛处在同年的12月29日离世。Philips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一个系统的研究,他们调查了两个新闻资料库以及对该起强奸案报道的英文报纸,以探求大众媒体在这则事件中的角色和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媒体报道后两天内全球范围内传开。虽然大众媒体传播消息的速度之快,但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具体说来如何呢? Topic 6: 专题研究:女性生活中结构和人际暴力的角色 2015年,一个横跨BMC Women’s Health 和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两本期刊的主题研究创立起来,自去年11月份起,已全面接受投稿。 这个主题建立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女性反暴力,识别社会性别不平等,以至于让女性蒙受被施暴、人身攻击或被犯罪行为之痛。人际暴力来源于女性的家庭成员、闺蜜朋友或者熟人,这包括身体和生理上的攻击。结构暴力则指的是因社会不公平而造成的伤害。 如果你想写这方面的文章,可以考虑来向以上两本期刊投稿。详细信息,请参加期刊规定。

听“Batman”王林发院士讲故事:冠状病毒的起源与危险

音频地址:BioMed Central podcast on coronaviruses 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们从何而来?又为何需要公共卫生部门的监测?为此,我们采访了Virology Journal主编王林发院士,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王林发,新加坡杜克-国大医学研究生学院新发传染病中心主任、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   王林发院士说:“SARS和MERS的出现及爆发告诉我们,如果不对冠状病毒的感染动态及爆发可能性进行监测,我们可能会为此付出沉痛代价。” 冠状病毒是一类能感染动物与人类的病毒。其中,最受到大众关注的是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的起源是一个热点话题。目前,科学家们只在蝙蝠和其他一些动物中发现了病毒株。王院士表示“冠状病毒可能具备跨物种传播和感染人类的能力”。王院士研究冠状病毒已有十多年,并且在发现蝙蝠是SARS冠状病毒天然宿主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此,王院士也有个外号“batman”。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讨论了何为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的传播、起源以及为何对其进行监测。特别的是,Virology Journal近日出版的冠状病毒专辑对该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聆听同学们的声音|2015罕见病研究学生论文大赛

由期刊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和疾病资助基金项目Findacure共同举办的罕见病话题学生论文大赛结果已揭晓。在此,我们来聆听获胜者背后的故事。 自2015年10月初,Findacure举办了第二届罕见病话题学生论文大赛。 历时6周,来自欧洲的医学生和生物系学生纷纷动笔书写他们对罕见病研究的看法、经历和所学知识。 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案例展示出了同学们对于罕见病背后的科学理解,以及从患者角度出发的经验之谈。到截止日期2015年11月16日,有30多个优秀作品入围。 最终的评审由Findacure和期刊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共同完成。评审以3个角度去衡量,以此为目的我们请优胜者分别回答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问题1:对比罕见病患者和普通患者的医疗经验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想了解青年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有意思的案例和个人故事。事实证明,获胜者并没让我们失望。 来自University of Aberdeen的医学生Roberta Garau提交了她的有力论述,她的妈妈诊断患有罕见癌症,Roberta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所有罕见病患者所面临的巨大困难。 期刊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主编Segolene Ayme评论道:“我从未读过如此细致的分析,特别是表达患者和家属们所要承受的艰难抉择。” “很不幸的是,这是癌症。它叫做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uterine sarcoma,但是医生们却不确定,也可能是平滑肌肉瘤。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病例。”Roberta Garau “我仍然记得那天我爸给我的这个噩耗。真的不敢相信如此可怕的疾病居然妈妈会患上,就连把它的名字打到谷歌里搜索都很繁琐。那时我才刚好大一结束,因此并没有听说过这个罕见病。” “我随即意识到它真的太罕见了以至于很少出现在文献里。在和我爸通话不久后,我发现子宫肉瘤占子宫癌的1%,而子宫癌仅占癌症的2.5%。我本能查到她的疾病的发病率,因为很少有确诊过。” “瞬间,我就意识到对于我们这个家庭即将面临的挑战,我们要比照顾普通患者付出更多的关怀。” 问题2:罕见的遗传基因如何在我们对医学整体的了解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这一个部分的论文都相对更学术化一些,主要探究罕见病研究对整个医学的影响。 获胜者Nicholas Heng, University of Dundee大学二年级的医学生,撰写了一篇精彩的评论,关于罕见病的研究是如何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类生物学和疾病。 他的论文不但探讨了在理解上的科学突破,而且也阐述了罕见病的治疗和管理怎样改变着整个健康保健系统。 “了解疾病本身就很重要,无论它有多罕见都不应该被忽视,但是也需要将患者的因素考虑进去。这不仅仅让人们去珍视医药的复杂度,对促进诊断和管理的效率也很有必要。” 问题3:关于治疗罕见病的处方药药物和伦理问题讨论 最后的获胜者是来自King’s College London一年级医科生Mark Jacunski,他以“不止一种方法可以展示治疗效果”为题取胜。在他的论文里,讨论了处方药对于治疗罕见病病人的角色,并阐述了这很有必要的原因。 “用处方药治疗罕见病患者至今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一方面,不开未经证实疗效的先例很重要,而且需要了解处方药的副作用。另一方面,罕见病病人并没有太多选择,因为研究的重点往往都集中于像肥胖、癌症等更为普遍的社会疾病。” Nicholas和Mark分别从Findacure那里获得了100英镑的现金奖励和一张罕见病日科学研讨会的入场券。Roberta也赢得了入场资格,还有200磅的现金奖励以及免费发表文章于期刊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的机会。 其他的获胜者将会陆续出现在On…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