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同学们的声音|2015罕见病研究学生论文大赛

由期刊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和疾病资助基金项目Findacure共同举办的罕见病话题学生论文大赛结果已揭晓。在此,我们来聆听获胜者背后的故事。 自2015年10月初,Findacure举办了第二届罕见病话题学生论文大赛。 历时6周,来自欧洲的医学生和生物系学生纷纷动笔书写他们对罕见病研究的看法、经历和所学知识。 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案例展示出了同学们对于罕见病背后的科学理解,以及从患者角度出发的经验之谈。到截止日期2015年11月16日,有30多个优秀作品入围。 最终的评审由Findacure和期刊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共同完成。评审以3个角度去衡量,以此为目的我们请优胜者分别回答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问题1:对比罕见病患者和普通患者的医疗经验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想了解青年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有意思的案例和个人故事。事实证明,获胜者并没让我们失望。 来自University of Aberdeen的医学生Roberta Garau提交了她的有力论述,她的妈妈诊断患有罕见癌症,Roberta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所有罕见病患者所面临的巨大困难。 期刊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主编Segolene Ayme评论道:“我从未读过如此细致的分析,特别是表达患者和家属们所要承受的艰难抉择。” “很不幸的是,这是癌症。它叫做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uterine sarcoma,但是医生们却不确定,也可能是平滑肌肉瘤。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病例。”Roberta Garau “我仍然记得那天我爸给我的这个噩耗。真的不敢相信如此可怕的疾病居然妈妈会患上,就连把它的名字打到谷歌里搜索都很繁琐。那时我才刚好大一结束,因此并没有听说过这个罕见病。” “我随即意识到它真的太罕见了以至于很少出现在文献里。在和我爸通话不久后,我发现子宫肉瘤占子宫癌的1%,而子宫癌仅占癌症的2.5%。我本能查到她的疾病的发病率,因为很少有确诊过。” “瞬间,我就意识到对于我们这个家庭即将面临的挑战,我们要比照顾普通患者付出更多的关怀。” 问题2:罕见的遗传基因如何在我们对医学整体的了解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这一个部分的论文都相对更学术化一些,主要探究罕见病研究对整个医学的影响。 获胜者Nicholas Heng, University of Dundee大学二年级的医学生,撰写了一篇精彩的评论,关于罕见病的研究是如何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类生物学和疾病。 他的论文不但探讨了在理解上的科学突破,而且也阐述了罕见病的治疗和管理怎样改变着整个健康保健系统。 “了解疾病本身就很重要,无论它有多罕见都不应该被忽视,但是也需要将患者的因素考虑进去。这不仅仅让人们去珍视医药的复杂度,对促进诊断和管理的效率也很有必要。” 问题3:关于治疗罕见病的处方药药物和伦理问题讨论 最后的获胜者是来自King’s College London一年级医科生Mark Jacunski,他以“不止一种方法可以展示治疗效果”为题取胜。在他的论文里,讨论了处方药对于治疗罕见病病人的角色,并阐述了这很有必要的原因。 “用处方药治疗罕见病患者至今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一方面,不开未经证实疗效的先例很重要,而且需要了解处方药的副作用。另一方面,罕见病病人并没有太多选择,因为研究的重点往往都集中于像肥胖、癌症等更为普遍的社会疾病。” Nicholas和Mark分别从Findacure那里获得了100英镑的现金奖励和一张罕见病日科学研讨会的入场券。Roberta也赢得了入场资格,还有200磅的现金奖励以及免费发表文章于期刊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的机会。 其他的获胜者将会陆续出现在On… 阅读更多 »

编辑问答|开放获取在伊朗

Arzaghi博士,德黑兰医科大学副教授,BioMed Central期刊Journal of Diabetes & Metabolic Disorders副主编。在Jondi Shapour大学完成他的医学学位,并于2010年在伊朗医科大学获得普通精神病学证书,专攻身心医学。他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身心医学,以心理发生的神经认知科学。目前为止发表了40余篇科学论文,在门户网站和杂志上是一位积极的作者。 本文提问者为BioMed Central 高级期刊发展编辑Natasha Salaria 你为什么认为开放获取在伊朗很重要? 随着近十年来,伊朗的科学产品出产量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医药领域。尽管如此,巨大的科学影响力推动着我们更多的曝光率和引用率的需求增长,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就是开放获取。 对于伊朗的青年科研人员来说有足够的信息来 发表文章吗? 其实我认为,在过去十年的伊朗,医学领域的新闻报道步伐要远远超过科学产品的增长。所以,研究人员有丰富的信息渠道去选择,并且更明智的出版研究成果。 对于你的期刊来说,下一个5年计划是什么? 我希望出版越来越多优质的文章。此外,收获巨大的影响力也尤为关键。很显然,期刊的曝光度越高,越多相关领域的研究员才会去引用里边的文章,这也再次印证了开放获取的重要性。 你是怎样看这个领域(Diabetes & Metabolic Disorders)的进展 在伊朗,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例如代谢紊乱日益猖獗。更多研究成果的发表可吸引更多资金投入,那有一个合适的出版平台就至关重要了。

2015年BMC系列期刊护理学优秀文章集锦

期刊BMC Nursing发表护理学各个方面的文章,包括培训、教育和实践。今年对于这本期刊来说也尤为关键,越来越多的文章开始进行护理学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如下是该刊去年5篇最热文章。 儿童期肥胖预防:护士可以帮忙嘛? 儿童肥胖现已成为世界难题。由Rachel Laws领导的实验认为,在澳洲妇女儿童保健咨询可促进肥胖干预。这项研究发表于2015年11月的BMC Nursing,旨在调查儿童肥胖的现状以及在未来如何解决。研究组表明将近四分之一的护士并不情愿去讨论体重问题,不到半成的人在这个问题上表现活跃。Laws和他的同事们认为这恰恰是我们忽视的一个重点,并提出未来可从护士那里建立自信心,让这一举措运行起来。 让护士参与到学校社团中对同学们的卫生知识普及是否有效呢? 另外一个来自澳洲的实验,也是关注年轻人。Michelle Banfield和他的同事们评估了一个创新实验的有效性, 这个实验是让护士们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向同学们普及卫生知识,比如性健康、饮食、烟酒危害等等。通过采访学生、老师和护士表明这个实验可行,并且有良好的效果。该实验的成功有利于促进澳洲政府实施更大范围的覆盖,让更多年轻人受益。 认识临床的精神错乱 对于那些长期看护老年患者的护士来说,监测他们的精神状况的技术已远远落后于其他研究。尽管有像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CAM)这种可靠又有效的工具,但也是仅仅止步于实验阶段。由Philippe Voyer领导的小组提供了一种新开发的RADAR影像工具,这个工具被证实有效、可靠并被护士们接受。目前,这个实验组正计划将该工具应用到不同群体中。 护士心目中对护理的定义是什么? BMC Nursing不仅以护理的结果为核心,同时也更关注护士本身。Andersson和他的同事们在研究中意识到,在南丁格尔、西格尔的时代,护士的职业核心是护理,因此他们探索了在21世纪,护理的意义是否发生了改变。通过一系列与护士直接交谈的定性分析,他们发现现代护士对于护理的理解是以人为主。作者们提出临床的护理将会促进一个更安全、质量更高的care。 护士们的精神健康 另外一个以护士本身为核心的研究由Lin Perry领导,他的研究组测试了在医院工作的护士们的精神状况。作为一个以情感为依托的职业,护士们面临着高压力、焦虑、抑郁的风险,时时掌握护士们的心理,并控制这些不良精神状况的发生就很有必要。 实验结果表明,在过去的一年中,有60%的护士偶尔或时长经历过一些精神上的症状,目前有6%的人正在服用精神药物。有搭档、健康状况较好的护士在这方面受影响的程度较低。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努力为护士们提供一个好的办公环境,可以畅所欲言。

大力推进消除全球贫困所致传染病

近日,期刊Infectious Disease of Poverty主编周晓农就青蒿素和伊维菌素发现的意义发表社论,这两种药物分别对治疗疟疾和淋巴丝虫病/盘尾丝虫病有所帮助。 2015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亲手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威廉·坎贝尔、大村智、屠呦呦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青蒿素和伊维菌素的重大发现。 这两种药物对摆脱全球贫困的恶性循环链和提升封闭的国家卫生系统和经济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一篇近期发表在期刊Infectious Disease of Poverty的社论,以“诺奖授予青蒿素和伊维菌素的发现:大力推进消除全球贫困所致传染病”为题描述了青蒿素和伊维菌素对消除中低收入国家尤其是次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贫困的意义。 预防和控制 当人类还处于资源环境十分有限、疾病灾难不可控制的远古时代,治疗范式已指导着贫穷所致传染病的防控。 而今,疟疾仍然危害着世界范围内109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有100多万的死亡病例,这其中大部分是不满5岁的儿童、孕妇以及无免疫的旅行者。 与此同时,非洲仍有2500多万的人群患有盘尾丝虫病,30多万人生活在河盲症流行区,受威胁人群分布于31个中低收入国家约达2亿5千万人。 基础药物 这篇文章强调了这两个药物的共性是目前均在世界卫生组织基础药物名单上,以及它们非常有效地影响着贫困所致传染病的控制和消除进程。 这些药物不但对许多流行病的防控和治疗方法革新上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有助于促进卫生系统、能力发展、可负担医疗可及性,以及扩大全民健康覆盖率等方面的新一轮全球合作。 此外,这篇文章聚焦两种药物的主要特点:它们是安全有效、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多样的组合和组装能提高药物的可用性、可及性及抢救的成本效益,使其更多更有效的应用于各个层面的控制项目。这些里程碑更加坚定了消除全球贫困所致传染病的信念和希望。 例如,有资料表明,基于青蒿素的复方治疗手段(ACTs)可有效对抗严重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间歇预防疗法可用于疟原虫无性期的治疗。 新的ACTs治疗方法让全民疟疾控制和消除项目得以实现,提升了基于社区项目实施与管理的创新性与整合性。 文章还介绍了另外一种药物,吡喹酮,由德国医药公司默克集团和拜耳公司在1970年初发明,主要用于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以及其他蠕虫感染。 与应用于疟疾以及淋巴丝虫病/盘尾丝虫病的ACTs疗法和伊维菌素一样,吡喹酮也挽救了百万名穷苦人口的生命。 因此,作者们强烈呼吁投入创新、因地制宜和综合询证方法的研究,为消除贫困所致传染病提供新的机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起共同确保全球人类的健康安全、社会幸福和经济繁荣。 点击此获得英文原文链接

回顾2015年BMC系列有关临终关怀的文章

2015年,BMC系列出版了许多关于临终关怀的有参考价值的文章。我们从这些优质期刊中筛选一些,一来希望可以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二来也可以让大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有所了解。 Initial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children’s end-of-life care 在很多人眼里,临终关怀这个词可能和即将离世的老人或晚期病人有关。可很不幸的是,一些儿童也不得不承受这个时期。在期刊BMC Palliative Care 2015年1月发表的一篇文章,实验者Widger和他的同事们就描述了因缺乏明确可信的方法来测量儿童临终生活的质量导致儿童临终关怀治疗策略止步不前。他们确信家长是病患儿童心理状态的代言人。这组实验运用文献检索、小组试验、心理计量测试等方法对临终关怀的专业性、失去孩子家庭的精神帮助有很大价值。  “我想像在家一样,感到自在”环境设计对失智症患者临终生活的重要意义 在BMC Palliative Care 2015年5月发表的一篇文章,研究者们调查了一个好的环境对于失智症患者晚期的重要影响。 Richard Fleming和他的同事们在澳大利亚东海岸的3个区域建立了小组试验。这其中的参与人员有患者家属、失智症患者以及在失智症临终关怀病房工作的专业人员。专业人员阐述了为临终关怀特别制作的护理职责。失智症患者和家属则明确的表达了一个冷静的、让患者可以感觉像在家一样的私人空间在临终关怀这一部分是至关重要的。 Communication between family carers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about end-of-life care for older people in the acute hospital setting: a qualitative study 患者家属与专业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要。于2015年8月发表在BMC Palliative Care上的定性研究以此为题。Caswell和他的同事们从家庭护理的角度特别关注了那些在急救室里即将逝去的老年人的临终关怀。在他们的报告中发现,一部分医护人员与家属之间的沟通是有效的,然而也有一部分情况,因为患者家属毫无心理准备而与医护人员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 Palliative care professionals’… 阅读更多 »

由参加中国免疫学会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想到的

本文作者:余昆 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于北京举行,BioMed Central期刊合作编辑余昆和我们分享他的参会感想。 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之所以修建它主要目的是为抵御不同时期塞北游牧部落联盟的侵袭。在人体,我们的免疫系统就类似于长城,保护我们以抵抗各种疾病。 免疫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研究免疫系统的各个方面,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在过去五年中,我国的免疫学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免疫学领域 自2010年至2014年,中国科学家在免疫学领域被SCI收录期刊中发表的文章由1771篇上升至3199篇。就2014年免疫学的发文量来看,中国已经位列世界第二。 自2010年至2014年,中国的免疫学研究论文综合年增长率为16%,同期以开放获取这一形式出版的增长率为43%。这无疑表明越来越多的免疫学家希望将他们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上。 今年初冬,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顶尖免疫学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他们的最新发现以及免疫学的未来。 作为这个大会的“老朋友”,BioMed Central置展台与参会者探讨。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8大主题被热烈讨论: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天然免疫应答的识别与调控、免疫缺陷病及过敏性疾病、免疫调节与免疫耐受机制、移植免疫、感染免疫、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与肿瘤免疫治疗。  会议讨论要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教授就他近期对天然免疫与炎症的调控模式研究发表了看法。他说,模式识别受体(PRR)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是过去10余年中的热点课题,也产生了很多重要的研究进展。 目前,对于PRR调控的表观机制越来越重视,曹教授和他的团队在这个领域上有重要发现。 他指出表观遗传调控是炎症消退的决定性因素,而非以往普遍认为的信号转导的负调控。这个研究对治疗与自身免疫和炎症有关疾病有着深远意义。 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田志刚发表了题为《阻断抑制受体蛋白可有效阻止天然抗癌细胞的耗竭》的演讲。他的研究揭示了作为在T细胞和天然抗癌细胞中共表达的抑制受体—T细胞免疫球蛋白以及ITIM结构域(TIGIT),在肿瘤生长过程中是被上调的。 他的团队发现,通过单克隆抗体在体内阻断TIGIT信号通路以及Flt3L在体内基因传递过程中的过表达可抑制小鼠体内黑色素瘤的增长和转移。 这个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结肠癌,乳腺癌和体内诱导的纤维肉瘤增长。这些发现证实了TIGIT对肿瘤血管生成免疫耗竭的影响,这有望成为癌症免疫疗法的靶向治疗。 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免疫研究所所长吴玉章教授谈到了TCF-1转录因子是如何在急性病毒感染中发起滤泡辅助T细胞变异的。 他的团队发现,急性病毒感染中TCF-1在TFH的分化起始并成为效应细胞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阐明了这一过程的机制。 吴教授最后总结了TCF-1是信号通路轴的关键分子,能够启动和确保急性病毒感染中TFH细胞的分化。 免疫学开放获取出版 在演讲结束之后,吴教授分享他的开放获取出版经验和见解。他认为,开放获取出版是未来学术出版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一种稳定、持久的模式。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有许许多多免疫学领域里的新发现被讨论,这些都将促进该领域的发展以及有望改善人类健康条件,例如,产生一些治疗顽疾的新手段。 BioMed Central作为全球首家开放获取出版社,在免疫学方面有着非常强大的期刊库,例如期刊Allergy, Asthma & Clinical Immunology, BMC Immunology, Journal of Inflammation,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AIDS Research and Therapy 和 Immunity & Ageing。 许多参会人员来到我们的展位与我们讨论他们在这里发表论文的经历,并向我们的出版服务提出建议。 在此衷心的感谢所有人,并再次重申我们一贯致力于向我们的作者提供最好的科技出版服务、向广大读者提供最好的PC端、手机端阅读体验。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here.

主编问答|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对中医学和寄生虫学有什么影响?

屠呦呦教授因创制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而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前,我们采访了BioMed Central的两位主编,请他们就这次诺奖对中医学和寄生虫学研究领域的影响,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梁少伟教授系BioMed Central期刊Chinese Medicine主编,澳门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副教授。目前,他在爱丁堡从事诊断初期系统生物医学的询证研究,肿瘤的干预与治疗,糖尿病和神经变性疾病研究。   周晓农教授系BioMed Central期刊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主编。目前在上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任所长一职。他拥有30多年的丰富经历,已是传染病研究与控制领域的领军人物。   问:有些人认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信号,意味着西方医药界对替代医学的看法发生改变,但是诺贝尔奖委员会强调授予屠呦呦教授的奖项并非给传统中医学,而是颁给一个受到中医启发、并运用适当的研究手段去发现对抗疟疾新疗法的科学家。对此,您怎么看? 梁少伟:屠呦呦教授的研究对治疗疟疾意义重大,诺奖授予她实至名归。即使诺奖委员会没有承认中医学知识在屠呦呦工作中的作用,但这仍足以证明中医知识与药物研发的相关性。如果在药物研发中没有中医知识作为启发,要想完成同样的工作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问:历史上曾有一些知名的寄生虫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近些年来寄生虫学研究却被忽略。您认为这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颁发是否会让寄生虫学再次回到公众的视野? 周晓农:历史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共授予了4位寄生虫学家,但大部分都是在1950年之前被授予。例如,1902年的诺奖颁给了英国人Ronald Ross,他发现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元凶;1907年的诺奖被授予法国科学家Charles Louis Aplphones Laveran,他发现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1922年,奥地利人Julius Wager-Jauregg因使用间日疟原虫引起的长期高烧治疗麻痹性痴呆而获奖,以及1948年,瑞士人Paul Hermann Muller因发现DDT可用以杀灭蚊子预防疟疾而获奖。 今年,屠呦呦博士因发现了抵抗疟疾的新型疗法而获诺贝尔奖,无疑让更多的人关注医学寄生虫学。尤其是让更多青年一代参与到医学寄生虫学的研究中来,而在这一领域里仍有许多“谜底”等待被揭开。 问:对于那些并不熟悉中医的西方科研人员来说,您认为该如何向他们解释中医与当代医学体系和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机遇与挑战?  梁少伟:让我试着简化下概念。整合医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技术整合多种形态的有效药物为患者所用。不同知识体系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障碍,是整合医学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培养年轻一代医学研究者的不同医学体系研究方法和知识工程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问:你认为将诺贝尔奖授予屠呦呦教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影响么? 梁少伟:这点我恐怕不能预测。不过我觉得可能会有更多的西医研究人员想要与中医研究人员合作。通过中国科研界的有力呼吁,中国科研人员将更注重人类长远发展的目标,而不是去赢得那些非科学、非专业、非正式的学术表现衡量指标(例如,排名、引用等)。那些不成熟的衡量标准只会让他们在诺贝尔奖得主的光环下自惭形秽。 周晓农:屠呦呦作为首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所有中国人都对此表示非常欣喜。这会对中国科学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少以下三个方面影响:(i) 促进从创新、评估到应用的实施性研究;(ii) 促进通过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中医药研发;(iii) 促进与减轻贫困有关的医学领域的研究。 问:寄生虫病通常发生在卫生环境较差的贫困地区。贫穷是导致疾病的原因么?目前,针对寄生虫病防控和新疗法的开发,都有哪些政策,面临哪些挑战? 周晓农:寄生虫病通常发生在资源有限、社会经济条件差的地区,这样的地区卫生条件也难以提高。众所周知,寄生虫病与环境和社会行为有关,而环境与社会行为不但维持寄生虫生活史,而且也让寄生虫病得以传播。大多数感染人群都生活在没有蚊帐的贫穷地区,或者平日的活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直接暴露在有蚊虫的环境里。 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亚洲和美洲有超过1亿人感染一种或多种寄生虫病,这样的发病率让贫困、低产、社会经济发展不健全形成恶性循环。这个恶性循环需要通过交叉学科研究的创新方法来打破。 问:你认为2015诺贝尔奖会给你所研究的领域和贵刊带来哪些影响? 梁少伟:期刊Chinese Medicine旨在展示循证医学,在打破中医与西医研究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障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发表了很多基于科学研究手段和循证医学方法的中医学研究论文。我们期望这本期刊能够发表更多由中西医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并撰写的稿件。 周晓农: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揭晓对贫困所致疾病的研究和控制有着里程碑意义。这不仅是对两种新药的杰出发现所做的表彰,而且也呼吁更多的行动帮助仍存在健康问题的中低收入国家人民。因此,我们非常希望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能够触发更多资助机构的建立、国际合作,从而为寄生虫学领域带来新的资源,为期刊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带来更多新研究。这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寄生虫学发展带来新契机。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here

“小胖墩”多是爷爷奶奶喂出来的?

“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这个段子来自网络,却真实地印刻着生活。隔代亲,让孩子们在祖父母家被各种投喂。 在物质条件富足的今天,这种来自隔代的爱竟然会让孩子们“不堪重负”。 近日发表于《国际行为营养学与体力活动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的一项研究证实,当前中国的儿童肥胖,与祖父母对健康的理解误区、知识和习惯有莫大关系。“胖点健康”、“肥胖的问题只存在于成人”等错误的观念让祖父母放肆地以爱之名孜孜不倦的投喂家里的独苗。殊不知儿童期肥胖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其不良后果甚至可能延续一生。 该项研究在中国南方的两个城市(广州、河池)中进行,研究者首先对具有代表性的95名参与者(包括孩子、父母、老师等)进行深度访谈,以探索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随后在同一学年对497名孩子的体重、身高、饮食和生活习惯等进行分析,验证“小胖墩”长成的原因,并试图找出行为干预的关键点。  错误观念横行 在访谈中,研究者听到了很多在现代中国常见却很奇葩的理论:“胖代表富态”;“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只会发生在成人身上,所以小孩儿可以无拘无束的吃”;“吃越多肉越好”,诸如此类。而且,这样的错误观念的普遍流行,与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无关,即无论家庭的贫富差异如何,祖父辈的观念都是高度一致的。还有不少老师、父母反映,爷爷奶奶们不会让孩子做任何家务,还会想尽办法(躲避父母的禁令)给孩子提供零食和甜饮料。看到这里,有孩子的盆友们是不是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那熟悉的一幕…… 与祖父母同住的孩子肥胖风险高 进一步分析发现,与至少两名祖父母(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同住的孩子,若主要由祖父母照顾其生活,则其肥胖风险显著升高(最多可升高2倍多)。与祖父母同住的孩子吃不健康零食、喝含糖饮料的频率也显著高于只与父母同住的孩子。该结果证实,祖父母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已经给孩子健康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 研究者指出,这是中国开展的首个定性研究,分析造成孩子肥胖的人为因素,其结果提示了干预祖父辈观念和行为的重要性。访谈中,许多父母表示与老人们同住在育儿观念上冲突很多,或流露出“总不能公然对抗自己爹妈”的无奈。写就此文时有太多感同身受在心中澎湃,借此机会跪求营养学家们快行动起来,要深度教育广大祖父母们(老人们很信专家有木有),莫再让他们深沉的爱变成孙儿/孙女不能承受的肉肉 。 阅读论文原文。

同行评审知多少

一、认识同行评审 同行评审 (Peer Review),科技出版中必须的一项。一直以来,关于同行评审都有着数不清的“流言蜚语”。例如,同行评审的类型究竟哪一种更适合科研界、出版界?这其中涉及到的出版伦理又如何?同行评审的奖励机制应该怎样?虽然说,学术圈里仍有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认为无偿做同行评审是对学界的责任,但是如此耗时、耗力的事情,增加一些回报看似也合情合理。就青年科学家来说,多多参与同行评审无疑是一条快速进步的捷径,但并非所有的科研“菜鸟”都有这样难能可贵的机会,作为出版社、教育机构、资深科研人员,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Peer review: what’s the point? 这篇文章是作者Jillian在参加了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与Peer Review有关的一个培训之后所写的。Jillian从自身经验出发,表达了初入同行评审之时,对一个“科研菜鸟”来说的紧张感,有可能陷入自我怀疑,有可能觉得很受挫,有可能因担心给出了不合理的评审意见而瞻前顾后。但是,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当你真正经过一系列的训练之后,终有一天,你也会变得游刃有余。 Peer review: do we throw early career researchers in at the deep end? 这篇文章是以BioMed Central今年4月在悉尼举办的roadshow为背景撰写的。作者Sarah Hayes主要讨论了同行评审与青年科研人员之间的问题。据Sense About Science peer review survey的调查,有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表示缺乏同行评审相关议题的指导,也仅有一小部分人表示,实验室的导师们会让自己做一些与同行评审有关的工作。 作者认为,从出版社和整个科研界的角度上来讲,同行评审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奖励…… Who owns peer review? 该篇文章的作者Elizabeth Moylan是BioMed Central Research Integrity部门中专门研究同行评审的高级编辑,尤其是在同行评审的类型方面。在上个月举办的Springer Nature Open Research Day上,Elizabeth来到北京并在会议上发言,与现场的观众们讨论同行评审这个话题,受到了一致好评。在这篇文章中,她主要就同行评审的奖励机制与出版伦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究竟谁才是同行评审的拥有者呢?…… 二、实践同行评审 在实际操作中,同行评审其实是一个完整的流程。从是否决定接受评审工作、经过初审、终审、撰写评审报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每一环节,我们都需要考虑什么问题?什么样的评审报告既全面又言简意赅?一个优秀的同行评审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点滴开始,慢慢就可以从容不迫,甚至形成一套自己的workflow了。 同行评审初学者步骤一:我是否接受该评审工作? 同行评审初学者步骤二:怎样有效的初审、终审? 同行评审初学者步骤三:如何撰写一个全面而又言简意赅的评审报告? 三、有奖测试,你真的了解同行评审么? 通过前边一系列的文章,在正式开展同行评审工作前,先来比试比试?游戏规则,任选Quiz 1 或者… 阅读更多 »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想到的

上个月末,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在湖北宜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微生物学家前来参会。BioMed Central期刊合作编辑余昆和期刊发展编辑程怡吉共同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 三峡大坝: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宜昌,中国的一个古战场。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史称夷陵之战,就发生于此。如今,这座城市坐拥现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大坝。 上个月末,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微生物学家前来参会并分享他们的科研成果。 此次大会主要讨论微生物学领域的五大议题: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病原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微生物与环境健康及保护;微生物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代谢与生物技术创新。 病原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的赵立平教授就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群对健康的影响发表讲话。 他的讲座揭示了营养和肠道菌群在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初期和发展中的交互作用,以及如何运用传统中医药和药物食疗来调节他们的关系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赵教授指出,通过调查人体肠道菌群和它们对新陈代谢表型组学的影响,就可以发现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机理,这对于研发慢性病干预疗法是很重要的。 微生物与环境 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黄力教授和观众们分享了微生物在调控地球上重要元素如氮、硫、磷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 他指出我们目前发现的微生物种类不及地球所有微生物的百分之一。因此,对于全球微生物研究者来说,发现新型的微生物并理解他们的生物、生理特性尤为关键。 黄教授说,微生物种类繁多,也代表了生命的多姿。利用新技术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微生物。 最后,他提出近些年关于微生物的研究都集中在海洋微生物领域,及其对地球化学循环的贡献。在生命科学中,微生物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作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会议中的深入讨论 另外一位主讲人,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的徐建国教授从国家层面分析了生物研究安全性的重要意义。 他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都面临着越来越多新发传染病和生物恐怖主义的风险。中国目前尚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新发传染病。 因此,防范于未然,徐教授牵头组建PulseNet China网络。这个网络致力于监测初期传染病,预先预警,并与其他国家协同共进,共同抗击新发传染病。 在大会的最后一天,我们与中国微生物学会秘书长东秀珠教授见面,她与我们分享了她对未来微生物学的看法与期望。 她指出从生理特性着手理解微生物在未来仍至关重要。而且,对新病原体的发现和他们生物研究安全性的评估也是世界性议题。 当谈到环境和微生物的关系时,她指出微生物在解决现今和未来的环境问题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中国而言。 在人体健康方面,东秀珠教授认为中国人越来越关注个人健康。不仅如此,像发现肠道菌群和健康的关系这类有关健康方面的研究也吸引着全社会的眼球。 分享经验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许多教授、科研工作者、研究生们也来到了BioMed Central的展台,与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学术出版经验。我们驻上海的期刊发展编辑程怡吉(Karen Cheng)也在大会上就BioMed Central的开放获取出版发表讲话,并介绍了我们微生物学科的相关期刊,例如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Retrovirology, Virology Journal, Microbiome 和 BMC Microbiology。 作为BioMed Cental一员,我们倍感荣幸并致力于提供最好的作者服务、将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开放获取快速、广泛地传播出去。  English version available here.